專欄財科暗戰

【財科暗戰】全球「救網」,救的是甚麼?

早前,萬維網(World Wide Web)的發明人、有「互聯網之父」稱號的科學家Tim Berners-Lee 發起了一個全球「救網」計劃。他用了一年時間,與八十個組織合力制訂出一份「網絡契約」(The Contract for the Web),號召各國政府、科技企業和個人參與,希望能將現時網絡上充斥的假新聞、仇恨言論和私隱爭議加以遏制,令日漸背離其發明原意的互聯網生態得以回歸正途,成為造福人類的工具。

該「網絡契約」一共有九項原則,對政府、企業和個人的要求各有三項。分別是要求政府盡力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連接網絡的權利,以及其私隱得到尊重;而企業則需要確保網絡服務的價格為民眾所能負擔,同時亦要簡化私隱設定程序,令用戶更易管理其個人數據及私隱選項;至於對個人用戶的期盼,則是合力建設安全的網絡環境,創造更多多元化及合適的內容。以上種種看似複雜,但我認為,契約的核心宗旨只有一個:保障資訊流通。

保障資訊流通這事之所以重要,在於它是資訊網絡自由的基石,且以過去幾個月在香港發生的社會運動為例,當權者之所以久久未能大力壓制,也在於資訊的流通,令政府不能輕易將民眾噤聲和反對人聚集;我甚至認為,這種在網絡上的自由,其實是支撐整個反抗運動的最重要元素。亦正因如此,全港不同的互聯網組織才用盡不同方法,希望力阻政府對連登、Telegram等不同網站施加限制的禁制令,因為先例一開,隨時令香港喪失國際城市地位。由此,保護資訊流通的重要性,遠比我們想像的來得大。

觀乎目前已簽署契約的企業和政府,主要來自歐美等美民主自由較為看重的國家,而契約本身只屬約章,並無任何法律效用,可以估計,中國不會參與其中。

然而,除了保障資訊自由,這契約更能延伸出不同的思考方向。其中之一,就是對私隱的保障。

契約對政府、企業的要求中,都有提及對私隱保障的要求,可見這問題在世界各個尊重自由的國度,都是一道相當重要的議題,但其實科技越先進、越方便,就與私隱越矛盾。以中國實施的「實名制」為例,在國家管理角度,能清晰了解民眾的活動;在商業角度,商家亦能輕易獲取數據、作出分析,繼而創造更大的商業機遇,對用戶而言,亦能享受箇中的效率和「度身訂造」之產物。只是所有關於私隱的危機都是出現了才會覺察其危險,一旦出事,往往已經太遲;所以要解決,最高層次的方法必然是透過立法,不過要被規管的並不是一般的個人用戶,而是政府、企業等收集數據、掌有權力的一方。

除了私隱外,尚有其他重點,下次再談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本文12月10日刊登於《明報》專欄「財科暗戰」;上為加長版
專欄連結︰http://bit.ly/2P71DwL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BTC Shop Hong Kong

廣告查詢 ADVERTISE

【財科暗戰】章濤

章濤與你一同探索有關金融科技 FinTech的一切。
Back to top butt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