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的最新報告,美國的關稅政策將對全球經濟造成負面影響,雖然不會引發全球經濟衰退,但將會引發通貨膨脹。IMF指出,全球經濟在2025年和2026年預計將增長3.3%,這一增長速度雖然穩定,但仍然低於預期,主要受到通脹壓力和貿易緊張局勢的影響。
IMF的報告強調,平衡貨幣和財政政策對於促進穩定增長至關重要。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旨在提升美國製造業並減少貿易赤字,這導致了顯著的稅負增加,並可能對美國的GDP造成壓力。儘管如此,2023年美國經濟展現出韌性,產出增長、勞動市場強勁,通脹放緩,這些因素共同促進了全球經濟的正面展望。
全球經濟的分歧趨勢
IMF指出,全球經濟正面臨著分歧的發展路徑。儘管美國經濟表現強勁,但其他地區的經濟增長卻受到制約。這種情況促使各國需要更謹慎地制定政策,以應對不穩定的全球經濟環境。報告中提到,供應方投資是推動美國經濟表現的重要因素,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全球的經濟復甦。
影響通脹的因素
關稅政策的實施將直接推高進口商品的成本,進而引發通貨膨脹。這對消費者而言意味著生活成本的增加,尤其是在當前全球供應鏈仍未完全恢復正常的情況下。IMF強調,這種通脹壓力可能會影響家庭的消費支出,進而影響經濟增長。
總結來看,儘管美國的關稅政策將對全球經濟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並引發通脹,但IMF認為不會導致全球經濟衰退。各國需要密切關注這些變化,並採取相應的政策措施,以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