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傳媒報導,阿聯酋政府涉嫌利用通訊軟件對民眾進行大規模監控。
中國對網絡的監控再升級!不但註冊新手機服務時要作人臉辨識,對民眾在互聯網上發佈的內容亦有限定。
中國政府對人臉辨識技術的推崇已近極致:除了關卡口岸、保安門禁和不同公開場所後,連公廁都有。
近日,國際特赦組織發表報告,批評 Google 及 Facebook 等以監視為基礎的商業模式嚴重侵犯人權。
對於電子產品中預先下載了的 App,或許大家都不太在意,但如果這些 App 是國家法規硬性規定,你又會怎樣想?
免費防毒 App,背後竟然是監控用戶數據、轉賣個人資料的陷阱。難道真是:免費的才最貴?
企業對員工的監控可以細緻到何等程度?據美國媒體 CNBC報導,全球 22% 企業以 AI 監控員工的活動數據;17% 監控員工的電腦使用,16% 紀錄員工的電子郵件⋯⋯
台鐵早前試行具人臉辨識功能的監控系統,但惹來侵犯私隱爭議,結果只試行一天就宣佈停用。
打著調查罪案的名義,就可以無視民眾私隱安全?美國人權組織 ACLU 提告 FBI、DEA,大概就是想問這個問題。
咖啡店提供的免費 Wi-Fi,一向深受消費者歡迎,但如果使用時瀏覽過的所有數據都會留下,之後用以識別和追蹤身份,你還會用嗎?